據媒體報道,國內首個《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修復化工管道技術規(guī)范》正式******實施,該技術規(guī)范由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、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等單位起草。
該標準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(yè)協會復核,并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(fā)布,其對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修復金屬化工管道的材料性能指標、設計方法、施工方法、檢驗與驗收方法等有了明確要求。
碳纖維復合材料修復化工管道技術有工期短、操作簡便、施工時不影響管道設備正常運行等優(yōu)點,并可規(guī)避電焊、動火等特殊作業(yè)帶來的安全隱患和停車風險。隨著該項技術受到越來越多化工生產企業(yè)的青睞,技術標準不統(tǒng)一、施工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該技術的拓展應用。
此外,由于日本及歐美企業(yè)幾乎壟斷全球市場,我國碳纖維市場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,未來隨著碳纖維等各類高端材料的國產替代產品的突破,產業(yè)上下游有望迎來全新機遇。
相關公司方面,據選股寶主題庫(xuangubao.cn) 碳纖維等板塊顯示:
博云新材:公司是我國先進復合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(yè),公司目前已有十多個型號產品已定型并批量生產,此外公司還是國家戰(zhàn)略新興產業(yè)、軍民融合等政策重點支持的企業(yè),其航空航天產品在國防上具有重要戰(zhàn)略意義。公司去年在軍民融合行情中,曾有過5天4板的活躍走勢。
海源復材:公司主營復合材料輕量化制品及新型智能機械裝備,此外公司還是寧德時代、蔚來汽車影子股。
上海石化:中國石化領域唯一一家生產碳纖維的企業(yè),此次標準的主要制定者。成功開發(fā)出48K大絲束碳纖維的聚合、紡絲、氧化炭化成套工藝技術,由此國產碳纖維技術突破大絲束瓶頸。